【资料图】
据中国消费者报公众号,近期,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卖”贷款的直播,参与其中的不乏银行机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等。
从直播内容来看,吸引新客户是贷款直播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拓展公司的业务宣传渠道,完善品宣全媒体矩阵,以获取与友商相比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降低获客成本,并更深入地挖掘市场需求。
不过,“带货”贷款产品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宣传误导、非理性借贷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记者调查发现,对于直播间网友们的留言,主播们往往含糊其辞,只是称免息限时优惠快要结束了,催促观众赶紧点击链接进行申请。而且直播间内,各类优惠信息通常以醒目的大字显示,而风险提醒、免责条款等往往被隐藏于不显眼的角落。
对此,有律师给出“灵魂三问”:直播贷款的页面或直播过程是否如实告知消费者贷款产品的基本信息?过程中是否区分贷款机构、助贷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者是否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展示贷款产品提供者名称或相关标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容易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及时、适度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