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识人用人,在历代帝王中是出类拔萃的。著名的“三不如”(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典型地说明他的用人之精。毛泽东曾高度概括刘邦夺取天下的原因:一是决策正确,二是用人得当。
打天下,刘邦不管是杀猪的、贩肉的、管囚的,什么人有用就用什么人。陈平从项羽阵营投奔至他的麾下,尽管周勃、灌婴等人“咸谗陈平”,说他居家和嫂子私通,在魏不能相容,归楚不能相投,如今归汉不久,便开始收受贿赂,“如此之人,必不可用”,但刘邦从陈平纵论天下中看出了智慧才能,一反众言将其留在身边做参乘,并授监护三军将校之权。
果然,陈平之于刘邦,可谓立盖世之功之人。他献计捐金反间,离间项羽、范增,致楚势颓衰;夜出女子二千,解刘邦荥阳之围;蹑足刘邦,封齐王韩信,使其耿心效命;伪游云梦,擒获韩信;献美女图,使刘邦脱离白登险境……这些奇计,大都事关刘邦死活、事关大汉天下。
(相关资料图)
可是,对于这样一位屡献奇谋、屡立奇功的大臣,刘邦临终时下了个断语,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原来,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夺取天下的刘邦,需要的是能够坚持、守住、巩固大汉天下的重臣,能够镇定自若、坦然处事、慷慨赴义的重臣,能够自省自律、不轻狂、有主见的重臣。
此时,陈平先投魏王、又投项王、再投汉王的经历,一定会在刘邦的脑海里被放大。如此一个立场不坚定、只求自身功名之人,又充满智慧才干,如果让其“独任”,后果是让人不敢往下想的。
秦末大乱,天下大战。怎么治理这个千疮百孔的乱世?汉朝初立,刘邦就确立无为而治、宽仁施政的治国思想,以礼乐顺民气,让百姓和睦一心,使天下休养生息。他还命叔孙通制定礼仪制度和政治规矩,用人文道德教化天下百姓。在这样一种治国理念下,陈平与嫂私通,贿金反间,用美女做人肉盾牌,用美女图激冒顿单于妻妒性等计谋,都成了治理天下所忌讳的东西。
打天下,刘邦的英雄不问出处;治天下,刘邦树立的英雄必须是天下人的楷模。一代英君,胸怀大志。陈平要用,但不能用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否则就等于给天下人树立了一个负面榜样。不仅如此,如果让陈平独担重任,天下人必议其功绩。随之而来的是,刘邦打天下过程中不能示于国人的事情,也会弄得人人皆知。
刘邦在世时,陈平未能独担大任。对此,他本人是接受的,感叹“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陈平知道自己是怎样被刘邦重视的,更知道自己为刘邦出的一条条阴谋毒计必然为后人所诟病。一味以奸毒之智搭起自己的人生舞台,这舞台是经不起历史大浪冲刷的。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本文作者:洪水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