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玲
【资料图】
为了庆祝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一场还原“送王船”习俗的祭海仪式在泉州法石社区文兴宫门前的世遗点江口码头举行。敲锣打鼓、信众云集、送船入海……热闹非凡。据悉,“文兴宫送王船”习俗去年年底入选丰泽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由于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从而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滨海地域文化,更是衍生出了以渔民为主要群体的民间信俗,众所周知的有妈祖信俗、王爷信俗。实际上,王爷信俗不仅仅分布于闽南一带,在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也都有该信俗。
由王爷信俗发展出一种配套仪式——“王(爷)醮”,或“王(船)醮”,醮即设坛祭神的仪式,而“送王船”正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和高潮部分。“送王船”其实就是“王醮”的通俗说法,又称“烧王船、王船祭”,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明朝晚期以后盛行于厦漳泉滨海地区,一般由当地的民间宫庙牵头,组织周边渔民和船民参与仪式活动的筹备和实施。
“送王船”仪式现场
这块石碑所在的位置,就是挖到宋代古船的地方。
这是清代漂到台湾的王船上的微型版生活物件,小小的样式让人印象深刻,能完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王爷原型 匡扶正义的榜样力量
法石港的江口码头内捍州城、外扼海道,现存有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泉州文兴宫位于文兴码头,宫宇坐北朝南、枕山濒海,扼泉州湾晋江出海口。
南宋期间海洋商贸繁荣,时任地方官员在文兴码头倡建文兴宫。文兴宫“三王府”供奉“雷、萧、温”三府王爷七大巡,文兴宫王爷信仰的核心仪式就是“送王船”。“送王船” 是送王爷“代天巡狩”的民间信俗,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王爷信仰已由最初简单的神灵崇拜转变为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信仰文化。当地文史研究者介绍,被作为海上保护神来崇拜“雷、萧、温”的三府王爷,看起来像是神话人物,实际上确有其人,指的是雷万春、萧望之、温峤。这三位“王爷”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至今仍有许多故事流芳于世。他们是榜样的力量,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蕴含着先贤们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内涵。
仪式依序有王船的制造、出仓、祭奠、巡境、下水随波逐流或在海边焚烧等,严格按照惯例加以传承。具体做法是:通过掷筊确定在农历月份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一般维持三至五天,出仓跟随走过火、唱戏、舞龙舞狮、摇高人等表演参与巡境押煞,最后将王船送到文兴码头的海边焚烧或者放任随波逐流。
文兴宫“送王船”主要内容以匡扶正义、赏善罚恶等道德观为主旨,寄托人们的美好心愿,具有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价值。
仿制王船,一般用来展示,供人们参观。
宋代遗物——宝箧印经石塔
文兴宫宫庙顶部用燕尾脊和海蛎壳结合,颇具东海地域特色。
“王爷船” 海内外侨亲的“连心桥”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件事:两三百年前,这里出去的王船随海漂流,漂到台湾后,被海边讨生活的渔民发现时,船上有三支未灭的香,一鼎饭还烧烫烫,还有黑令旗、一只羊等。当地人就把它们请回去,举行奉祀活动。”文兴宫管委会主任伍文辉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他之前经常跟随交流团到台湾访问,了解到历代木制王船随风势漂流至惠安晋江石狮沿海,而文兴宫送出的七彩王船更多的是奇迹般地跨过台湾海峡停靠在台北、苗栗、彰化、台中等地。
丰泽丰台信俗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蔡宗杰也介绍道,在石狮博物馆,还收藏着一方“康熙四十一年文兴宫送王船木雕版”,上面有文字“十二年主”,大意为:其习俗当年已轮流至第十二年,每一年选一个村庄或王爷按照规制做主。可见闽台百姓的海洋文化信仰是相近或相同的。
文兴宫管委会副主任陈川长期研究这方面的史料。他告诉记者,台湾苗栗县《台湾惯习记事》就有记载,清代苗栗县有三次来自泉州的“王爷船”停泊该县的记录。这三艘“王爷船”分别为“文兴七府王船”“富美七府王船”和“文兴四府王船”。“文兴七府王船”于清同治八年到达,“其船古雅新奇,狮头燕尾造型,可容一百余吨之载重量,船内无人,只有神像七府王爷、七府夫人和一尊柴座天上圣母与军将、五营头等”。在苗栗县着陆时,人们发现舱中备有案桌、椅、床帐、锣鼓、旗牌、刀斧、剑、戟、喇叭等,甚至还有碗、盆、箸、柴、米、油、盐等,更神奇的是还有鸡、犬、羊、猫、鸽等活物。
每年,文兴宫要迎来台湾和沿海各地的众多信众谒祖进香。文兴宫在清道光、民国及2013年几度整理和修缮,它承载的不仅是信众对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期盼,更是对优秀传统民间信仰文化的传承和对闽台信仰文化交流的执着。
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文兴宫送王船”习俗面临消亡的危险。为了保护“文兴宫送王船”信俗,当地成立文兴宫管委会作为“文兴宫送王船”非遗保护机构,旨在培养年青一代传承人。文兴宫管委会主任伍文辉表示,经过多番努力,如今的“送王船”习俗重新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现已筹备建立相关的非遗馆和文化画廊;陆续召集法石社区的年青一代,加入保护行列;录制留存影像资料、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宣传“送王船”背后的人文情怀,让非遗保护之路走得更远更扎实。
“送王船”习俗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价值。
俯瞰文兴宫,风格独具闽南特色。
“康熙四十一年文兴宫送王船木雕版”拓印图
同治八年,文兴宫王船漂流到台湾苗栗县,图为台湾苗栗县后龙合兴宫的文兴四七府王船。
古码头遗址 千年海港的繁华见证
为何会在法石港举行“送王船”活动?这跟法石港所在的位置息息相关。
法石港作为泉州“三湾十二港”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然保留着跟宋元文化相关的历史遗存,如文兴古码头及宋船遗址等,它们弥足珍贵,散发着古朴而悠远的历史味道,似乎向世人展示着世界大港曾经的辉煌和风度。而由此散播出去的习俗信仰在台湾等地得到传承发扬,熠熠发光。
法石港地处晋江下游北岸的山地丘陵边缘,是最靠近古城的沿江高地,也是晋江岸线变迁中较早成陆的区域。这里背山面江,又有陆上通道与古城、后渚等地相连。这一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条件使法石一带成为泉州城郊“人烟辐辏”的小型聚集地,也成为水路运输与古城陆路运输的转换枢纽。南宋曾在此设立法石寨以控扼海道,元代阿拉伯后裔蒲氏家族曾在此建楼以望海舶。20世纪后期在法石区域出土的宋代古船、石碇、伊斯兰教墓盖石以及船板、缆绳等遗物,是法石港历史功能的真实物证。
古时,文兴码头承担着船舶停靠、货物集散、造船修船和船员休憩等几个重要的职能,见证了泉州港千年的沧桑。绕走一圈,你可以看到文兴码头呈南北走向,从江岸自上而下延伸至江面,为石构斜坡阶梯式的驳岸码头,以错缝形式为主砌建筑,局部作“丁字头”砌法,长34米。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是内河码头,但处于江海交汇地段,是泉州港的重要门户。该码头与海湾的石湖等诸码头,构成古代集群港的格局。2006年,作为泉州港古建筑的一部分被批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在文兴宫宫埕前发现了泉州的第二艘南宋海船。据研究人员介绍,法石古船是宋代制造,该古船是尖底船舶,由船尾部向船中部逐渐平阔,结构大致与后渚古船相似,且与史书记载相符。
该船的发现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说明了东海区域拥有泉州极其丰富的海交文化内涵,在泉州的海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